技術(shù)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 造模機制
人的腦血管阻塞以大腦中動脈比較常見,在阻斷大鼠大腦中動脈后,可引起大腦半球皮層和基底核缺血性損傷,以海馬CA1研究。和人的病理改變相似。
實驗方法
1.大鼠大腦中動脈栓塞
不同品種大鼠在阻斷大腦中動脈(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,MCAO)后腦梗死面積(體積的大小和恒定性不同,
Sprague-Dawley大鼠比較常見。MCAO引起的腦梗死范圍與年齡無關(guān),-般用250~ 350g體重的大鼠,雌雄均可,但以雄性為宜。目前比較標準方法是:以12%水合三氯氣vy醛麻醉(350mg/kg, ip大鼠,側(cè)臥位固定于手術(shù)臺上,頭皮切口,分離顳肌,取外眥和外耳i j連線的中點,用牙科鉆或環(huán)形顱鉆鉆開顱骨、暴露MCA,在手術(shù)顯微鏡下辨認大腦中動脈及其分支,在分支的下方即MCA的近段,分離結(jié)扎或燒灼MCA,注意保護腦組織免受損害,取頸部切口分離結(jié)扎同側(cè)的頸總動脈
(common carotid artery,CCA)。電凝時為避免電凝不*所致的出血,盡里將MCA挑起,使血管內(nèi)血里減少。另外,為保護周圍組織免受灼傷,可用濕棉球保護。阻斷大腦中動脈后用小塊肌肉組織輕敷于顱窗上,然后逐層縫合傷口,術(shù)后回籠詞養(yǎng)。以上過程均在室溫恒定(24~ 25C )情況下進行,以利于評價腦缺血的程度。然后用- -小塊肌肉輕敷顱骨窗口,逐層縫合后,將動物放回籠中。
模型特點
本法手術(shù)成功率高,缺點為操作較為復雜。根據(jù)每批動物MCA的側(cè)支豐富程度不同,產(chǎn)生梗死面積約在15%~ 24%。阻斷MCA的部位與梗死面積有很大關(guān)系,將豆狀紋狀體動脈和皮層分支與MCA遠端的側(cè)支循環(huán)分開,在MCA開口處與大腦下靜脈之間,或嗅束外端2mm接近MCA部位燒灼MCA較長-段,則可引|起較恒定的大腦皮層和基底神經(jīng)核團的梗死。若燒灼靠近嗅束很短- -段MCA,則只有2/3動物出現(xiàn)腦梗死。
2.大鼠短暫性MCAO(缺血-再灌)模型
體重350~ 450g大鼠,麻醉后大鼠仰臥固定,頸部正中切口約2cm,在肩胛舌骨和胸鎖乳突肌形成的三角處暴露右(或左)側(cè)CCA及其分支頸外動脈(external carotid artery, ECA)和頸內(nèi)動脈<(intemal carotid artery,ICA)。結(jié)扎ECA的分支枕動脈、甲狀腺_上動脈及ECA終末支,分離ICA的顱外分支翼突腭動脈。夾閉CCA、ICA,自ECA插入- -端加熱成圓珠狀(直徑<0.3mm)的尼龍線并將其導入ICA,松開ICA夾,繼續(xù)將尼龍線插入顱內(nèi)至大腦中動脈的起始部位,感到阻力明顯時,即可阻斷
MCA,此時插入的尼龍線長約20mm(自頸內(nèi)外動脈分叉處算起)。若要研究缺血再灌注,由頸外動脈進入大腦中動脈,然后再將尼龍線往回抽到頸外動脈處,就可進行再灌注。
模型特點
本方法在不開顱的情況下,造成MCA供血區(qū)缺血。因其簡單易操作,重現(xiàn)性好,易掌握,并可進行再灌注,近年應用較普遍,并被推廣應用到SHR大鼠、小鼠和沙鼠上。